時間:2021-06-04 來源:hfw.cc 作者: 我要糾錯
艾柱著膚灸法是什么
艾炷灸分著膚灸(亦稱直接灸)和隔物灸(亦稱間接灸)二類。這次艾博善小編和大家說說著膚灸,。著膚灸是將艾炷直接放在穴區(qū)皮表上施灸的一種方法,。古代還稱明灸,、著肉灸,。是我國較早應用的灸療方法,。
艾博善艾炷是將蘄春陳艾絨團成柱子形狀的艾柱,,供灸治用,。在古代,,艾炷形狀有圓椎形、牛角形和紡錘形等多種,,現(xiàn)代以上下等大的艾柱最為常用,。分大、中,、小三種,,三種艾炷,形狀相似,。無論大小,,其高度同它的底面直徑大體相等,。為加強醫(yī)治的效果,古人往往在艾絨中摻進某些藥品,,多為芳香的藥如麝香,、木香、雄黃等,。亦據(jù)所治的病證而選加,,如巴豆和艾作炷,灸瘡,、瘰疬,;加鉛粉治心痛等。后者,,現(xiàn)代已很少采用,。
另外,我國古代醫(yī)家中早就認識到預防疾病的重要性,,并提出了“防病于未然”,、“治未病”的學術(shù)思想,而艾灸除了有醫(yī)治的作用外,,還有預防疾病和保健的作用,,是防病保健的方法之一,這在古代文獻中有很多記載,。早在《黃帝內(nèi)經(jīng)》就提到,;在“犬所嚙之處灸三壯,即以犬傷法灸之”,。《備急千金要方》有“凡宦游吳蜀,,體上常須三兩處灸之,,勿令瘡暫瘥,則瘴癘溫瘧毒氣不能著人”,。說明艾灸能預防傳染病,。《針灸大成》提到灸足三里可以預防中風,。民間俗話亦說“若要身體安,,三里常不干”、“三里灸不絕,,一切災病息”,。艾博善小編表示,因為灸療可溫陽補虛,,所以灸足三里,、中脘,,可使胃氣常盛,而胃為水谷之海,,榮衛(wèi)之所出,,五臟六腑,皆受其氣,,胃氣常盛,,則氣血充盈;命門為人體真火之所在,,為人之根本,;關元、氣海為藏精蓄血之所,,艾灸上穴可使人胃氣盛,,陽氣足,精血充,,從而加強了身體抵抗力,,病邪難犯,達到防病保健之功�,,F(xiàn)代,,灸療的防病保健作用已成為重要保健方法之一。
關于我們 | 打賞支持 | 廣告服務 | 聯(lián)系我們 | 網(wǎng)站地圖 | 免責聲明 | 幫助中心 | 友情鏈接 |
Copyright © 2025 hfw.cc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. 合肥網(wǎng) 版權(quán)所有
ICP備06013414號-3 公安備 4201050200104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