淮河路步行街(Huaihe Road Pedestrian Street),位于合肥市廬陽區(qū)逍遙津街道,,長920米,、寬22米;東起合肥環(huán)城路,西至宿州路 ,�,;春勇凡叫薪挚傮w格局為:一軸三區(qū)十八巷;建筑風(fēng)貌以現(xiàn)代風(fēng)格為主,、江淮傳統(tǒng)建筑風(fēng)格為輔,,包括清代、民國,,傳統(tǒng)明清及三國元素為點綴,。 。
“曹公教弩臺,,今為比丘寺,。東門小河橋,曾飛吳主騎”,。不管是白天還是晚上,,來這里拍照打卡的游客始終絡(luò)繹不絕。
歷史的進(jìn)程像大多數(shù)歷史古剎一樣,,合肥淮河路步行街也有他非比尋常的故事,。
三國時期,曹操在淮河路北側(cè)修建教弩臺,。
南朝梁武帝年間(502—549年),,明教寺在蝴蝶巷初建。
宋治平三年(1066年),,為紀(jì)念包拯,,家鄉(xiāng)人民在淮河路護(hù)城河邊修建了一座祠堂。
清同治年間(1862年—1874年)開始,,李鴻章及其兄弟在淮河路北側(cè)李府巷廣置房產(chǎn),。深宅大院可以覆蓋淮河路中段的半條街,時稱“李府半條街”,。
街道格局淮河路步行街長920米,、寬22米,,東起合肥環(huán)城路,西至宿州路 [1] ,�,;春勇凡叫薪纸謪^(qū)總體格局為:一軸三區(qū)十八巷;一軸:淮河路市井人文逍遙軸,,從東到西的十字街口依次為人文十字,、市井十字、商業(yè)十字,;三區(qū):分為清代民國江淮建筑風(fēng)貌區(qū),、現(xiàn)代中式建筑風(fēng)貌區(qū)、當(dāng)代建筑風(fēng)貌區(qū),;十八巷:分別是:北油坊巷,、飛騎橋巷、立志巷,、東蝴蝶巷、西蝴蝶巷,、李府巷,、勤勞巷、明茂巷,、避風(fēng)塘巷,、撮造山巷、鼓樓巷,、二道巷,、勞動巷、河濱園巷,、油翁巷,、五星巷、中堂巷,、樹人巷
主要景點
淮河路步行街兩側(cè)有古教弩臺,、九獅橋及飛騎橋遺址、李鴻章故居,、明教寺,、市府廣場等景點。
段家祠堂
段家祠堂位于淮河路步行街上,,為北洋軍政府總理段祺瑞的親信,、陸軍總長段芝貴所建,民國元年(1912年)動工,,民國三年(1914年)落成,。段家祠堂建筑群分為祠堂,、公館(住宅)、花園三部分,。祠堂三進(jìn)九大間,,琉璃瓦、風(fēng)火墻,、飛檐斗拱,、雕梁畫棟�,?邕^山門,,過天井院,祭祀大廳高懸“百世其昌”,、“再造共和”,、“國家干城”等匾額。廳西壁嵌石明確標(biāo)示段家祠堂為段芝貴所建,。祠堂天井院西墻有月門通往公館區(qū)和花園
,。
明教寺
明教寺位于淮河路步行街東段北側(cè)教弩臺上,為全國重點寺廟,,由佛殿,、藏經(jīng)閣、西廂園三部分組成,。殿分正殿和后殿,,有佛像三十多尊 。
教弩臺高4.3米,,面積3800平方米,,呈正方形。臺上有屋上井,、聽松閣兩處古跡,。屋上井以超過民房屋脊得名,為當(dāng)時曹軍將士飲水之源,。聽松閣是曹操“望敵情,、運籌帷幄、納涼休息”之所
,。
李鴻章故居
李鴻章故居位于淮河路步行街中段208號,,占地面積3500平方米,是代表性晚清江淮民居建筑,,布局整齊,,雕梁畫棟。李氏兄弟6人聚族而居,家族住宅覆蓋了合肥繁華的淮河路中段半邊街,,時稱“李府半爿街
,。
市府廣場
市府廣場東鄰淮河路步行街府,南鄰交通干道長江中路,,是合肥商貿(mào),、金融和交通網(wǎng)絡(luò)中心。廣場由周邊的四條道路圍合而成,,占地面積50000平方米,,其中心廣場凈占地25000平方米,分地面廣場和地下車庫兩部分,。
交通路線
地鐵合肥地鐵1號線大東門站
合肥地鐵2號線大東門站
公交合肥快速公交1號線,、快速公交3號線、快速公交4號線,、快速公交5號線,、4路、 5路,、14路 ,、46路、109路,、117路,、121路、127路 ,、129路、136路,、166路,、512路、 701路(夜間車),、703路(夜間車),、T10路到市府廣場下車。
合肥快速公交3號線,、2路,、4路、5路,、10路,、14路、15路,、48路,、106路、109路,、117路,、120路,、127路 、131路,、137路,、155路、512路,、701路(夜間車),、801路至百花井下車。